黄山市召开医防融合暨疾控监督员工作座谈会
2月20日,黄山市疾控中心与黄山市人民医院联合召开医防融合暨疾控监督员工作座谈会。这是两家单位自2023年首次召开座谈会以来的第三次。与此前相同的是每年都将这个会议安排在年初,而不同的是今年的会议多了疾控监督和医疗机构监督科两类新成员。
为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强化医防融合与协同,不断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早在2023年3月,两家单位就重点传染病、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聚在一起进行梳理、探讨,并制定出黄山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清单。通过两年多的合作与融合形成了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制定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在2023年度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谋划会上,市疾控中心负责人汇报了承担中央、省、市的公卫项目,让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感到陌生。于是,根据各级各类监测方案和工作要求,市疾控中心牵头拟出黄山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经双方认可后付诸实施。经过两次拓展,黄山市公共卫生责任清单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区(县)公卫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三个版本组成,具体项目由2023年的11条扩大为目前的19条。在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方克家在报告中指出:全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9737例,同比下降45.11%;艾滋病发病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结核病防治指标创历史最好成绩。
二是确定医防融合座谈会。“新部署的心、脑血管监测项目需要医务人员上报有难度,因为与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需要的数据有重叠,希望疾控部门帮助反映,以减轻上报负担……”今年的座谈会上,黄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剑平提出建议,市疾控中心负责人即刻允诺。近年来由市人民医院主导,市及县(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艾滋病患者专家巡诊业务,让这类患者得到实惠。经过努力,有意愿会诊的患者从最初每批次的近60人降至目前20余人。在今年2月20日的座谈会上,双方又商定,出台关于建立医防融合定期座谈交流工作的机制,明确单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每年不少于一次,科室负责人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具体工作人员随时交流,特别要求联合风险评估会商会每月不少于一次,人员互派。
三是织密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网。在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网络基础上,不断增加医院元素。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局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县(区)医疗机构和市人民医院在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工作职责;扩大突发公卫事件发现的点和面,率先将黄山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警信息与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并轨,大大缩短了响应时间;对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进行扩面,不仅把县(区)疾控中心人员带入,而且安排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代表发言;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机制,陆续建成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事件的处置成功率。特别是2024年,双方共同梳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野生蘑菇事件处置的堵点、痛点和难点,运行后上述两病的死亡率首次归“零”。
四是布局检验检测的优势互补图。发挥医疗机构哨点医院作用,及时通报和反馈每次采样质量和监测结果;落实政策,市疾控中心将艾滋病患者的CD4、病毒载量和结核病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验项目陆续移交至市医院,每年联合开展工作督导。如遇异常结果时,双方会通过实验比对的方式共同提升检测质量。2024年,市疾控中心还借开展致病菌识别网和呼吸道多病原体的症候群监测等工作,主动为医院临床疑难病例诊疗方面提供帮助。如食源性疾病监测项目中,细菌单一性和阳性率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双方。在多部门的关心、指导下,2024年10月这个顽疾终于被破解。
五是用好疾控监督员的载体。2024年9月,与全国、全省同步,市疾控中心试点选派2名专、兼职疾控监督员驻点市人民医院开展工作。这五个月,指导该院积极落实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健全完善“日检查、周自查、月总结”和传染病多渠道预警、临床科室环境卫生学评价通报等机制;定期到感染科、结核病科、发热门诊等重点临床科室走访,了解和掌握传染病报告和院感防控工作,实现疾病防治关口前移。目前已走访科室66个次,发现并整改问题9项;针对冬、春季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等情况,指导医院开展风险排查和比对,同时在医院办公会上汇报,在医院中层干部例会上传达和部署防控举措;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全面评价机制,已完成2024年第四季度任务,结果为优秀。在省疾控中心年终抽查通报: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均为100%,较上年进步明显。
六是打造人才联合培养新引擎。2022年,市疾控中心公卫人员执业医师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自2023年初起,市疾控中心主动安排参考人员前往市人民医院,依托该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实力协作培训,培训涵盖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临床内容,随后的两年该中心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借助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市疾控中心每年派出人员参与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的诊疗培训,同时市疾控中心也将公卫培训的项目留出一定人员比例给医院,让医疗机构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和熟悉监测项目的要求。双方还在技能大赛上予以融合,职业病诊断、寄生虫病防治、传染病诊疗等方面互派参赛,共同提高双方业务技能。近两年,3名医院专业人员在省市疾控部门组织的大赛中获奖。
编辑:陈 骁
编审:曹一明
终审:邓国强